当今,数字技术已融入各行各业,包括档案图书行业,但其仍然具有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数字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保证和长期安全保存等问题。而缩微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可靠性已得到验证,拥有数字技术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因此大部分档案馆、图书馆、公检法机关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缩微异质备份工作。
国内档案领域缩微异质备份工作一般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纸转胶”。这时期,利用缩微拍摄技术,将纸质档案拍摄为缩微胶片,进行长期保存。这一阶段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缩微胶片拍摄机。
第二阶段:“纸转胶”+“胶转数”。在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后,档案缩微和档案数字化工作同步开展。为了避免缩微和数字化对档案原件的两次损伤,利用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扫描缩微胶片生成数字图像。这一阶段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缩微胶片扫描仪。
第三阶段:“纸转数”+“数转胶”。针对“胶转数”存在的对缩微要求高、速度慢等问题,改为扫描纸质档案生成数字图像,再利用COM(计算机输出缩微品)技术,将数字图像输出到缩微胶片,进行长期保存。这一阶段使用的主要设备是案卷扫描仪和数字存档机。
在数字时代,经历了百年的缩微技术不仅没有过时,反而以蓬勃的生机焕发着新的生命力,预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将在文献保存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一篇:中国特色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下一篇:海门档案馆获批国家级数字档案馆